第45集:王光美碩士投身革命
電視貓 時間: 2019-04-11 14:19:32
在延安的歡迎舞會上,周恩來正式向毛澤東、劉少奇介紹了王光美,王光美邀請劉少奇跳了一支舞,并請教他自己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黨員,但兩人沒說上兩句話,劉少奇就撇下王光美急匆匆地和任粥時處理政務去了。
任粥時向劉少奇緊急匯報了土改試點出現的新問題,不少村干部和縣區機關以及部隊,利用土改多分地、分好地,群眾的意見非常大。劉少奇連夜發電各地要求立即查處制止。多分的地要馬上重新分配。
一日,劉少奇對王光美翻譯的資料贊不絕口,秘書長告訴他,王光美對劉少奇上次跳舞的事很有意見,她有很強烈的入黨意愿,一直想向劉少奇請教,沒想到在他那碰了一鼻子灰。組織上對王光美一直在猶豫,因為大家覺得她有資產階級大小姐作派,王光美因此將自己蓋的紅綢被面拿到街上換了碗紅燒肉請大家吃,還有一次她穿著在北平拿來的冰鞋在岸邊溜冰引來眾人圍觀,外事會批評了她,劉少奇讓秘書轉告王光美:明天中午可以到自己這里來。
次日中午,王光美準時來劉少奇處請教自己達到什么條件可以入黨?之前她在北平覺得自己距離劉少奇文章中的共產黨員差距太大,不敢寫入黨申請,后來到延安后提交了入黨申請,但一直沒回音還受到了批評。王光美直言自己生活習慣改了后大家還是覺得不夠標準,她不知是否可以再提入黨要求?劉少奇告訴她,這要看她個人的信念。
毛澤東認為劉少奇草擬的“解放區如何進行土改的建議”提的很好,要通過暴風雨式的徹底斗爭來進行土地改革。而此時的蔣介石責成胡宗南重新部署剿共計劃,將作戰方略改為對山東、陜北兩大革命區實施重點進攻。1947年春,毛澤東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的誓言,兵分三路應對。一路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機關留在陜北;一路以劉少奇為書記,與朱德等人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東渡黃河;一路由葉劍英、楊尚昆等人為后方委員會,前往晉綏解放區。
任粥時向劉少奇匯報:土改中出現了村干部、部隊干部多分地、分好地的現象,部分地區的清算委員會為方便分臟,甚至動用民兵捆綁、欺壓百姓,劉少奇一路經過調查,也了解到百姓對土改的意見很大,他立即致電各地:永遠不要忘了,共產黨是人民的兒子,不允許任何人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對存在問題立即查處,軍部干部向軍事機關舉報。
劉少奇以他發現土改的激切問題向毛澤東發電匯報,批判土改的貪污腐化會引起農民對共產黨的不信任,毛澤東立即致電各地,高度肯定了劉少奇的正確決策,要求各解放區統一適用,并印發給一切干部,用來檢查自己領導下的一切土改問題。
王光美給劉少奇送資料,她通過和劉少奇的談話,了解到了中國土改的真正意見,決定趕在劉少奇出發前謄抄好翻譯的國外土地文章拿給他,她告訴劉少奇,自己入黨的信念已經很堅定了,會努力爭取早日入黨。
劉少奇出發前,收到了毛毛劉允諾的來信,他欣慰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王光美送來了連夜謄抄完的資料,她按照劉少奇沉到最底層的建議,參加了姚家會小村子土改。王光美告訴劉少奇,她無論之前想去美國還是現在在這里,理想只有一個,就是如何改變中國的現狀,使之更強大。她現在認識到中國的土改涉及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這個工作做不好,強國將無從談起。所以她現在所做的一切與自己的理想在本質上更接近了,劉少奇欣喜王光美的成長,二人就此別過。
1947年7月,全國土地工作會議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開。會上劉少奇要求大家不拘形式,暢所欲言,以老老實實的態度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實實在在的基礎上,制定出一部有法規意義的《土地法大綱》。此時的毛澤東部隊到達陜北,朱德來電報匯報劉少奇病重,毛澤東回電讓他安心休息一個月。
1947年11月,《土地法大綱》頒布后,任粥時匯報某些解放區出現了執行過火亂打亂殺現象,劉少奇連夜打電話給晉察冀的干部劉瀾濤,批評他們這樣亂搞會摧毀干部隊伍,破壞土改運動本身,是極端危險的左傾,責令立即釋放關押人員,堅決禁止挖底財,誰打死人誰負責。同時安排騎兵連連夜一個村一個村傳達指示。這時又有人來報有個地方的地痞把干部吊起來搬石頭,十幾個村子都亂套了。劉少奇告訴大家,他們的工作需要反思。
毛澤東部隊到達陜北楊家溝,習仲勛通過調研發現,這里的土改搞絕對平分,實際打擊的是減租減息中靠辛苦勞作剛有了一些財產的貧農和中農,還有在抗戰中做過貢獻的愛國人士,他建議建議抽肥補瘦,土改要結合本人是否勞動,是否代表多數群眾的利益,要堅決遏制多種動機不純的平均主義。毛澤東完全贊同,立即發電各地指導土改工作少犯錯誤。
1947年冬,各地在毛澤東的指導下制止住了土改的歪風,劉少奇反思近段時間的工作失誤,安排習仲勛負責晉察冀中央工委的工作,他打算抽出一個月時間搞調查,制訂出實質性的辦法。劉少奇很快發現,河北平山縣比較正確與完整地執行了土地會議的方針,特別是通過選舉,建立了從鄉到縣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把土改、整黨與有序的民主運動三位一體的結合。他致電毛澤東,建議推廣平山經驗,使土改工作在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下更加深入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