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滿堂簡介
高滿堂,中國編劇作家富豪榜首富。祖籍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大澤山,1955年12月20日生于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下過鄉、讀過大學、當過老師、寫過小說,現為大連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國家一級編劇。
2013年12月2日,“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全新品牌子榜單——“編劇作家富豪榜”發布,高滿堂以3000萬的編劇稿酬收入榮登“編劇作家富豪榜”首富,引發廣泛關注。
創作電影四部;電視劇五百部(集),中短篇電視劇《午夜有軌電車》、《相依年年》、《遠山遠水》獲得第五屆亞洲電視節金獎、第三十九屆亞廣聯ABU娛樂類金獎、“飛天獎”一等獎。長篇電視劇《小樓風景》、《抉擇》、《突圍》獲得“飛天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金鷹獎”。個人獲得全國“電視百佳”、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
《紅白喜事》
《溫州一家人》
《雪花那個飄》
《鋼鐵年代》
《我的娜塔莎》
《抉擇》
《午夜有軌電車》
《家有九鳳》
《闖關東》
《大工匠》
《常回家看看》
《漂亮的事》
《天大地大》
《錯愛》
《北風那個吹》
《闖關東2》 (闖關東中篇,編劇:高滿堂孫建業)
《滿堂爹娘》
《真情錯愛》
《大河兒女》
其中《大河兒女》影視基地已搭建完成欲在鄭州拍攝,該作品預計2013年在央視一套播出。
《闖關東3》(《闖關東前傳》 ,編劇:高滿堂、楊北星、劉躍利 )
獲獎
2008年
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編劇獎(和孫建業)
《闖關東》
2008年
第3屆韓國首爾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獎(和孫建業)
《闖關東》
2009年
第2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和孫建業)
《闖關東》
2010年
第16屆北京影視春燕獎最佳編劇獎
《北風那個吹》
2013年第2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溫州一家人》
提名
2013年
第19屆上海電視節最佳編劇提名
《溫州一家人》
《午夜有軌電車》獲得第五屆亞洲電視節金獎( 中短篇電視劇)
《相依年年》第三十九屆亞廣聯ABU娛樂類金獎
《遠山遠水》“飛天獎”一等獎
《小樓風景》獲得“飛天獎”(長篇電視劇)
《抉擇》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突圍》“金鷹獎”
2007年《錯愛》獲第三屆電視劇風云盛典“2006年度最佳女配角獎”(王姬)
2008年《闖關東》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歡的女演員獎”(薩日娜)
2008年《闖關東》獲第第24屆電視金鷹獎最佳表演藝術獎男演員獎(李幼斌)
2008年《闖關東》獲第第24屆電視金鷹獎最佳表演藝術觀眾最受歡迎獎(李幼斌)
2008年《大工匠》獲得由北京電視臺主辦的第一屆影視盛典中“最受歡迎女演員” (陳小藝)
2009年《北風那個吹》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觀眾票選“最具人氣女演員獎”(閆妮)
2009年《北風那個吹》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閆妮)
2009年《闖關東》獲得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薩日娜)
2009年《闖關東》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2009年《北風那個吹》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
2009年《大工匠》獲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陳小藝)
2010年《滿堂爹娘》中的出色表演,榮獲2010春季電視劇互聯網盛典最佳男演員(姜武)
2010年《北風那個吹》獲第十六屆春燕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女主角(閆妮)、最佳女配角(馬蘇)
個人獲得全國“電視百佳”、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
2011年2月19-21日,《北風那個吹》獲得十佳文學原著獎。
2013年12月2日,問鼎“中國編劇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引發廣泛關注。
高滿堂說:“我創作的,必須是那些共和國不能忘記的人,是給我們精神力量的人,而且讓我們的世界觀、讓我們的人生觀充滿了積極和愉快。一句話,‘真正的中國人’。”
1955年,高滿堂出生在大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就是一個迷戀電影的“電影蟲子”,因為家里兄弟姐妹多,沒閑錢讓他買電影票,他就爬樹、翻墻,想盡一切辦法去看電影。不僅自己看,他還會“做電影”給大院里的小伙伴們看。他用一張透明的玻璃紙按在小人兒書上用鋼筆照著描畫下來,連成一串后,找一個木盒子,一面白墻,用手電筒照著,把他描下來的畫投影在墻上,并且一邊放一邊給“劇”中所有的人物臨時配音。這種最早的“脫口秀”極大地鍛煉了他口頭創作故事的能力,無意中成了他日后口述劇本的基本功。
不錯,觀眾熟悉的這么多好看的電視劇正是這位著名的金牌編劇口述出來的。每天早上5點半,高滿堂就起床,先到附近的農貿市場去買海鮮,這是他身為大連人的口福。住在海邊,與海為伴,碧海藍天,不僅養眼,還能隨時吃到最新鮮的海產品,難怪他劇中的臺詞都那么鮮活靈動。
其實,口述的方式是最適合戲劇創作了,他在那講,實際上也是在那里演,一段段故事,一個個人物,一句句臺詞,在他口述的過程中,已經立體了,活了,從他的口中一個個蹦了出來,在打字員錄入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有了形象,有了血肉,甚至活靈活現,追著趕著問他:我下面該做什么?我后來的命運是怎樣的?
每天清晨,當打字員端端正正地坐在他面前之后,他知道,“演出”就要開始了。每每這時,頭一天晚上在心中打好的腹稿便在喉嚨下面等待著,躍躍欲試。他需要先按一下昨天的“暫停按鈕”,稍事溫習,便開始重新“入境”。一部30至50集的電視劇本,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工作量,每每沉浸其中,便猶如靈魂附體,當劇本從他嘴里一個情節、一個情節說出來的時候,他既是男主角,又是女主角。實際上,打字員成了他的第一個“觀眾”,他創造了故事和角色,又集編、導、演于一身地把它們呈現出來,所有的臺詞,先由他的口說一遍,不是人話的,先就斃掉了。一段情節完了,打字員停了手,抬頭望著他,一片寂靜。這時他開始緊張,如同演員在臺上忘了詞。他不能停,他要讓這故事進行下去。這時,他或許更像一個說書人。
高滿堂的創作就是這樣進行的,半年的深入生活,在路上,在煉鋼爐旁,在黃土地里,在大河之濱,在異國他鄉……這時,他是一個虔誠的傾聽者,他“張”著耳朵也“張”著心,像海綿吸水一樣,體驗別人的生活,汲取大量的營養,與自己的人生感悟漸漸融合,一點一滴地創造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生動的故事。然后,他開始掌勺“上灶”了,這是另一種啟程,馬拉松式的長途跋涉,當他創作的人物一個個從他口中“蹦”出來的時候,便立刻有了生命,有了性格,有了故事。
高滿堂的作品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是粗獷、大氣,十足的爺們兒范兒!《闖關東》、《大工匠》、《鋼鐵年代》、《天大地大》,無一不體現著一種民族史詩般的悲壯與豪情,但細心的觀眾也會發現,在這如洪鐘般鳴響的音色里,其實還暗涌著一種悲情與浪漫的旋律,《家有九鳳》、《錯愛》、《北風那個吹》,在這些劇作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那份纖細與柔情。別看這個貌似粗糙的東北漢子一副不修邊幅的隨意狀,其骨子里卻也藏著一汪水似的浪漫。尤其在《北風那個吹》這部“帶著高滿堂自傳色彩”的作品中,記錄了他“青春開始的年代”,他借用女主人公牛鮮花的口說道:“表哥,我這個人雖然表面看來粗粗拉拉、風風火火,其實心底里是浪漫的。你可能不知道,我喜歡看愛情小說,喜歡文藝,喜歡穿樣式新穎、色彩鮮艷的衣服。可是我現在這個位置,怎么敢呢?我這些年心里一直苦惱著,掙扎著……”當夏雨飾演的男主角帥子在僻靜的雪地里,迎著飄飄灑灑的雪花,舒展雙臂跳起了“北風那個吹”的舞蹈時,高滿堂心底的浪漫便升到了極致。
入行做編劇27年,在高滿堂的心里,一直有一個夢想在召喚著他,就是“要寫出別人沒有認識到的東西”。為了這個夢想,這個當年從山東闖到大連的關東漢子,這個當年窩在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筆耕不輟的文學青年,這個如今已經開上好車住上大房子的“金牌編劇”,依舊執著一顆不肯媚俗的心,孜孜不倦地書寫著他的下一個、再下一個故事。
終于,《鋼鐵年代》再次為他奔涌在心中的激情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創造平民史詩的夢想再次成真。高滿堂說:“幾年前,我在創作《大工匠》時,在一個老板那里看到一本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鞍鋼志》,里邊記載了中國工業的‘長子’鞍鋼的艱難發展歷程,這讓我心情特別激動,覺得這是個重大題材,一定要拍成電視劇。可以說,這部劇,大的歷史框架肯定是真實的。在鞍鋼采訪期間,我與創造了那段歷史的老廠長、老工程師進行了深入交流,搜集到大量創作素材。至于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則是虛構的,但這些人物也非常接地氣,不是憑空編造。我在工廠生活多年,接觸工人很多,已形成一個人物氣、人物場,工人的形象已活在我的腦海中,創作時,不用我找他們,他們主動就來找我了。包括陳寶國飾演的尚鐵龍、馮遠征飾演的楊壽山,都有我在采訪中遇到的工人的影子,然后把他們拼接組合起來。我相信,很多老工人看到這部劇后,會很滿意。”
高滿堂工作室在大連廣播電視臺正式掛牌成立。
高滿堂是大連廣播電視臺藝術總監、國家一級編劇。他是我國電視劇創作領域的翹楚,也是該市影視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自1983年開始進入大連電視臺從事電視劇編劇創作,至今編劇600余(部)集,曾在第五屆亞洲電視節等國際電視節,以及全國“飛天獎”、“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上屢有斬獲。工作室成立后,高滿堂將攜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編劇、導演,形成創作團隊,以原創與改編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大連電視劇創作的質量與產量。工作室將為高滿堂創作創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環境,搭建更好的創作平臺,從而發揮高滿堂在國內業界的地位優勢,與大連影視劇創作生產的品牌優勢相結合,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視作品。同時,大連也將以高滿堂為核心,培育更多的影視劇創作人才,聚集影視劇各類生產要素,拉長和拓展大連電視劇創作生產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大連影視劇產業。
大連文化的繁榮發展、大連文化體制的改革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高滿堂則為遼寧、為全國的電視劇,乃至中國電視劇在國際市場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大連是全國文化發展的旗幟,高滿堂則是大連文化發展的旗幟。他希望高滿堂一要立足遼寧、立足大連,在遼寧和大連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二要立足現實、立足當代,寫當下百姓的生活,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進步和人民群眾的希望和追求;三要堅定地走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形成別人無法替代的特色。
該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將進一步繁榮城市文化作為工作重點,明確提出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讓大連文化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要創作一批新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市民感到更加驕傲和幸福。市委宣傳部、市廣播電視臺為高滿堂設立工作室,是貫徹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實際舉措,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像高滿堂、楊赤這樣藝術家的高度關心和支持。他表示,高滿堂作為業界領軍人物,在全國形成巨大反響并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從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連電視臺拍攝了以《籬笆·女人·狗》為代表的農村三部曲,已經奠定了大連影視劇現實主義創作的堅實基礎,形成了“大連電視劇現象”。新時期,大連電視臺又推出了一系列平民大戲,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以《闖關東》為標志,使大連的電視劇創作邁上新的高峰,形成了大連電視劇新的里程碑,標志著大連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同時,文藝事業也同步發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績。
市委、市政府對文藝事業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大連的文藝創作已經形成了一個高水平的藝術家群體。高滿堂是這個群體里的杰出代表,他所創作的一個個揭示了平民感情、散發著向上的精神力量、飽含激情和活力的電視劇,在中國電視劇的畫卷中留下了厚重一筆。他強調指出,高滿堂不僅代表著大連藝術家的形象,代表著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是大連城市文化新的品牌,大連要抓住高滿堂工作室成立的契機,將文藝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高滿堂表示,大連對文藝事業的高度重視讓他非常振奮,他將不辜負省市領導對他的關注與支持,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作品。儀式上,大連廣播電視臺、大連天歌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與高滿堂簽署了拍攝反映“大三線”建設的電視劇《那年大雪飄黃河》的協議。而8月下旬開拍的《闖關東前傳》將成為高滿堂工作室的開篇之作。
大連廣播電視臺正在規劃建設的東北亞影視交易中心,將形成以高滿堂工作室為平臺的影視劇創作源頭資源,把大連廣播電視臺影視劇創作生產提升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電視劇生產商和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