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昌簡介
簡介:
劉家昌是臺灣著名音樂人、電影導演及演員,作品繁多。 人稱“鬼才”大師。
早期他是瓊瑤電影的指定作曲家,“月滿西樓”、“庭院深深”、“一簾幽夢”都堪為當時的代表作,創作“往事只能回味”一曲在大街小巷流行,更將他的成功推向了高峰。
個人喜好
榮譽成績
音樂類獎項
頒獎禮:
金曲獎
所獲榮譽名稱:
演奏類 -特別貢獻獎
獲獎時間:2001年
(12屆)
電影類獎項
頒獎禮:
金馬獎
所獲榮譽名稱:最佳音樂
獲獎時間:1973年(11屆)
獲獎作品:《愛的天地》
頒獎禮:
金馬獎
所獲榮譽名稱:最佳音樂
獲獎時間:1976年(13屆)
獲獎作品:《梅花》
求學經歷
1962年以僑生身份就讀臺灣政治大學政治系,兩年后輟學,專職在夜總會唱西洋歌曲,并一直有作曲創作。
星路歷程
因為拍電影的緣故,有一段時期,他都是以自己寫的歌、搭配自己導的電影,相得益彰,(當時他最常搭檔的作詞者為孫儀先生),歷經歲月的考驗,電影的情節可能早已被遺忘,然而片中動聽的主題曲卻仍一再被傳唱,例如“誓言”、“深秋”、“秋詩篇篇”、“煙雨斜陽”…光聽這些歌名就不難想像,這位大師的性格應該是挺浪漫的,確實,由他最常描寫的題材來看,他的確有些“夢幻”,最常見于他字里行間描寫對“秋天”的贊嘆,對“家園”的思念,可能與他在韓國成長的背景有關,似乎寫景在他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他的作品堪稱為流行歌曲的“王維”般
“歌中有畫”, 聽他的歌要特別注意他對主副歌銜接時用的過門音符, 或是尾音,很多歌手唱著唱著, 不覺中都有劉家昌個人的影子在!
除了夢幻式的情歌外,因為他本身具韓國僑民身份, 國家認同感強烈, 加上有一陣子中影公司政策性邀他拍攝愛國電影的關系,劉老師也為自己開創了一條創作的新路 ~ 為中國人創作了“梅花”、“中華民國頌”、“國家”、“我是中國人”…等重要作品,這些歌曲每每在元旦、國家的升旗典禮,在宣慰僑胞的舞臺上堪稱為必唱的曲目,甚至可說自由中國里沒有一個人不會唱他的歌,可見他的影響及貢獻度有多大。
七十年代初期,劉家昌的作品已大為減少,大部分時間是在“作育英才”之上,然而他仍創作出如“一串心”、“揚帆”、“不一樣”、“獨上西樓”、“在雨中”等一連串的暢銷歌曲,他的作品仍有他一貫的劉式風格 ~ 簡單、流暢,讓人朗朗上口,七十年代的后期,流行歌曲已改朝換代,大師雖已光榮引退,然而他的眾多作品仍被列為經典,而他做音樂的天分與成就,也深深啟發了后輩的創作者,如陳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