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娘劇情介紹
本劇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返鄉知青張敏在突遭喪夫變故,婆婆重病不起的境況下,毅然放棄再次婚姻可能帶來的幸福生活,勇敢擔起了把前夫五個弟妹撫養成人,并全部送入大學,而自己卻積勞成疾。
《嫂娘》是一首由圍屋唱出的古老旋律,一個“嫂子”奉獻出母愛的強音。愛的主題伴隨著痛苦的抉擇,艱難的生活,苦苦的期盼和巨大的自我犧牲貫穿始終,極其平淡,卻又讓我震撼。拍攝過程中我曾多次拷問我的內心,反復體會主題以外的種種啟示。我確信,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只要我們還生活在地球上,呼喚和宣傳這種傳統美德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
《嫂娘》劇情線索清晰簡煉,就連言情也打破了以往的誤解加眼淚的模式。而在主人公身邊發生的最平常的事件中,注入了情感的成分,在她最平時的言談舉止中,體現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愛,這個人類永恒的主題。
傳統美德猶如圍屋,懷抱著亙古不變的深沉,田野風雨凈化著迷惘的心靈,一曲兒歌讓熾愛奔向不悔的歸宿。不是我創出了《嫂娘》田園悲情的風格,也無意還原人間的喜怒哀樂,是現實中最美好的情感撥動了我的心弦。因而,有了《嫂娘》中一幅平凡感人的畫面,有了一種淡淡的憂郁、輕輕的嘆息,久久讓人忘懷的呼喚。通過歌頌張敏來弘揚我們民族傳統的美德,除了給當今利益至高無上、情感日益淡泊的人們一些啟示外,還呼喚人間情感的回歸。這就是我拍《嫂娘》這部戲的原因和意義。